新闻中心/ NEWS CENTER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中的“分子魔术师”,解锁复杂样品分离新维度

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中的“分子魔术师”,解锁复杂样品分离新维度

更新时间:2025-07-28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1
  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与超高效液相色谱(UPLC)中,离子对试剂堪称分离极性、离子型化合物的“秘密工具”。通过与目标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,这类试剂能显着改善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,突破传统流动相的分离极限。本文将从作用机制、应用场景及操作要点三方面,揭示离子对试剂如何成为色谱分析的“关键变量”。
 

 

  一、作用机制:电荷屏蔽与疏水分配的双重调控
  离子对试剂的核心功能在于中和目标离子的电荷。以分析核酸为例,其磷酸基团带负电,在反相色谱中易因静电排斥被快速洗脱,导致保留时间短、峰形展宽。加入烷基磺酸盐后,试剂的磺酸根与核酸的磷酸根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中性离子对,同时烷基链赋予复合物疏水性,使其能在C18色谱柱上通过分配作用实现有效保留。
  二、应用场景:从生物大分子到环境污染物全覆盖
  1.核酸与蛋白质分析:在基因测序与质粒纯化中,该试剂可将DNA片段的分离效率提升3倍以上,同时避免峰拖尾。对于带正电的蛋白质(如组蛋白),四丁基溴化铵(TBAB)等试剂可形成反向离子对,实现中性条件下的高效分离。
  2.药物代谢研究:极性药物常因保留不足难以检测。加入C₂HF₃O₂或庚烷磺酸钠后,可显着延长保留时间,使峰形对称度提高至0.95以上。
  3.环境污染物检测:分析水体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(如LAS)时,该试剂可抑制硅醇基的二次吸附,将检测限降低至0.1μg/L,满足环保标准要求。
  三、操作要点:精准调控的“黄金三角”
  1.浓度优化:通常为0.1%-5%(w/v),需通过梯度实验确定最佳值。例如,分析多肽时,0.5% TFA可使峰面积重复性达99%以上。
  2.pH匹配:试剂pKa需与流动相pH协同设计。如分离碱性化合物时,pH 3.0的磷酸盐缓冲液+0.1%三乙胺(TEA)可消除峰分裂现象。
  3.柱温控制:高温(40-60℃)可加速离子对解离,缩短分析时间,但需平衡柱效损失风险。
  离子对试剂通过“电荷调控-疏水分配”的协同作用,为复杂样品分离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。从实验室研发到质量控制,掌握其使用精髓,即是掌握了打开色谱分析“黑箱”的钥匙。

电话:TEL

地址:ADDRESS

北京市门头沟区中门寺街69号33幢675号

扫码添加微信